国产视频999,av中文一区,亚洲韩日精品,69av一区二区三区,色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别墅,综合自拍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仲裁動態 > 新聞動態
2015年國土資源工作鎖定五項重點
發布時間:2015-01-27 00:55:14  瀏覽數: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做好國土資源工作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國土資源工作鎖定五項重點。

    重點一:嚴控總量有保有壓,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2015年,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將繼續作適度調減。同時,加大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力度,用好土地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的政策。

    保的方面,一是繼續保障鐵路工程建設,重點向中西部傾斜,確保今年60條鐵路投資計劃的土地供應。二是重點支持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征地補償、耕地占補平衡實行與鐵路等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同等政策。三是落實國家重點區域發展戰略,圍繞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四大板塊”和“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個支撐帶”戰略組合,突出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國土資源保障和服務工作。四是圍繞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實行差別化管理,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五是圍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養老、醫療、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研究制定促進新興產業、新興業態發展壯大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扶持政策,落實好支持設施農業發展的特殊用地政策。六是落實國家扶貧攻堅重大戰略,加大對貧困地區用地政策支持力度,促進貧困地區群眾加快脫貧步伐,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

    壓的方面,主要是完善和落實供地目錄,對高消耗、高污染的項目,限制或嚴格禁止土地供應。用土地政策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加快優勢富余產能走出去步伐,化解一些行業嚴重過剩產能。

    重點二:動真碰硬重典問責,用特殊措施嚴格保護國土資源

    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工作,要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和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緊密結合,同步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變更調查和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內容。今年要全面完成106個重點城市永久基本農田劃定,2016年要全面完成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成果完善工作。

    對永久基本農田要嚴格實行特殊保護。一是強化管制性保護。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不得隨意調整,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除法律規定的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讓的外,其他任何建設都不得占用。城市建設要跳出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實現組團式、串聯式發展,不得占用基本農田搞新區,也不得以各種園區、開發區名義非法圈地占用基本農田。規范耕地占補平衡,嚴格實行耕地占一補一、先補后占、占優補優。配合有關部門,嚴格執行政府領導干部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離任審計制度。二是強化建設性保護。要堅持數量質量并重,更加注重提高基本農田質量。今年要重點抓好12個重大土地整治工程和500個示范縣建設,保質保量建成1億畝高標準農田,確保“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任務按期完成。三是強化激勵性保護。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加大四川、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在建立耕地保護補償基金和生態保護基金方面的示范推廣力度,使更多具備條件的地方把這項工作開展起來。

    對違法違規問題要重典問責。永久基本農田一旦劃定后,誰都不能占,對違反者要用重典。對設施農業既要明確特殊用地政策,又要嚴格規范用地管理,加強監測督查,對違法違規問題要動真碰硬、重典問責。堅決禁止耕地“非農化”。

    重點三:創新政策完善機制,全面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用好用足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等成熟經驗做法,要主動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要在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群眾權益不受損的前提下進一步拓展。要集中精力攻關,抓緊研究制定有效管用的盤活利用政策,把閑置土地用起來。總結推廣好一些地方以地控稅、以稅節地的經驗。制定適用節地技術和模式的激勵政策,推動城鄉建設切實轉變用地方式。要修訂劃撥用地目錄,擴大國有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范圍,清理地方用地優惠政策,修訂出臺新的城鎮土地等別,試點探索工業用地和住宅用地合理比價機制,提高工業用地價格。按照國家對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新要求,探索土地供應前期開發和土地儲備融資政策。開展土地市場誠信體系建設試點,促進供地主體和用地主體規范行為、守法誠信。加強建設用地全程監管,全面落實土地利用動態巡查制度。繼續推進全國城市和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評價,向社會公布國家級開發區評價成果。努力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地耗下降30%的目標。繼續抓好礦產資源“三率”標準制定和實施,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綠色礦山建設。發揮好新一周期節約集約模范縣市創建活動的示范引領作用。

   重點四: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積極穩妥推進國土資源領域改革

   國土資源領域改革涉及主體多元、利益關系復雜,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加強統籌協調,實行分類指導,持續深化推進。

   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必須把握好四點:一要堅持底線思維。牢牢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二要堅持試點先行。試點既要有條件、按程序、分步驟審慎穩妥推進,又要鼓勵試點地區結合實際大膽探索,積累經驗。同時,必須封閉運行、風險可控,發現問題、及時糾偏。三要重點明確、各有側重。四要堅持依法試點。試點地區要按程序取得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授權,做到于法有據。沒有獲得法律授權的地區,不要盲目攀比,擅自行動。

   關于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改革。一要抓緊出臺不動產統一登記實施細則,盡快頒布使用統一的簿冊證書。二要以市縣兩級為重點,推動地方政府加快職責整合,爭取年內基本完成。三要啟動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臺建設。四要選擇一些地區率先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窗口。

   關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今年必須把放管結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及時提上日程,堅決走出“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要充分發揮系統優勢,統籌海洋、測繪地理信息資源,把監管服務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國土資源“一張圖”、地理信息“天地圖”、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礦業權統一配號等工作,要把重點轉到加強監管和為地方基層服務上來。二是認真研究加強放管結合的具體辦法,加快形成依法行政、依法督察、嚴肅執法的綜合監管機制和服務合力。三是指導地方基層把下放的權力接住用好,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把取消的權力交給企業和社會。四是建立完善全天候監測體系,切實提高土地利用實時監測監管能力。

   重點五: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加快法治國土建設

   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部署,努力建設法制完備、職能科學、公開公正的國土資源管理體系,執法嚴明、勤政廉潔、權威高效的國土資源管理隊伍,法治統籌、責權統一、守法誠信的國土資源管理秩序,不斷提升國土資源系統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要配合立法機關加快推進《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測繪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重點法律的修改。加強國土資源管理行政決策程序建設,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提高科學民主決策水平。強化法律在維護群眾權益、化解矛盾中的權威地位。建立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來源于新華網)